疾病咨询热线:020-89115299

当前位置:首页>消瘤故事 >

广州肿瘤医馆|从胃炎到胃癌并不遥远,胃病的知识一定要了解

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石岗路9号

预约热线:020-89115299

 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2020比较新全球癌症数据显示,我国胃癌年新发病例48万,死亡人数为37万,相当于每天有1300多人被确诊,超1000人死亡!相当大的原因都是因为不重视胃部不适,发现不及时,约80%的患者在诊断时已是中晚期,而错失了较好的诊治时机。

  广州肿瘤医馆|从胃炎到胃癌只要5步

  大多数胃癌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:非萎缩性胃炎→萎缩性胃炎→肠上皮化生→异型增生→胃癌。而慢性胃炎症状与早期胃癌症状可能没什么大不同。因此,早识别,早发现,早治疗就非常重要。

  那么,慢性胃炎是如何发生的呢?

  正常情况下,胃黏膜有自我保护的能力,保护自己在一群“伤胃因子”下好好生存。像胃酸、幽门螺杆菌、部分药物、胆汁、酒精等,都是“伤胃因子”。

  一旦这些“伤胃因子”过强,比如喝多了酒,或者胃黏膜自己的保护能力有所下降等时,胃黏膜保护功能不足以保护自己的时候,黏膜就会被破坏,久而久之,就造成了慢性胃炎。由此可见,胃黏膜损伤是导致胃炎发生及其向胃癌发展的关键因素。目前一些主要的胃部疾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黏膜损伤,如胃食管反流病、慢性胃炎、药物相关性胃黏膜损伤、消化性溃疡治疗等。如能在疾病比较轻微、可控制的阶段进行规范治疗,促进胃黏膜愈合,则能防止疾病复发和加重。

  别忽视胃的求救信号

  日常生活中,胃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其实并不少。比如,约每2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慢性胃炎,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大于50%,胃溃疡发病率为12%等。但对于一些肠胃不适,人们往往过于轻视,总觉得没那么严重,“忍一忍就过去了”。

  但其实,很多肠胃的不适信号,如胃痛、反酸、烧心、恶心、呕吐等,都可能是不同疾病的信号。平时生活中长期出现肠胃不适感时应警惕,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的检查。

广州肿瘤医馆|从胃炎到胃癌并不遥远,胃病的知识一定要了解

  广州肿瘤医馆|而生活中,养成以下5个良好的习惯,更有利于胃部健康:

  1.按时吃饭

  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人,会体会到胃疼的感觉。因为饮食不规律会增加胃黏膜损伤的可能。

  2.尽量不饮酒

  大量饮酒,尤其是空腹情况下,乙醇对胃黏膜具有刺激作用,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功能。

  3.不吸烟、远离二手烟

  多量吸烟者溃疡发病率高,一方面由于烟草直接刺激胃黏膜,同时通过对中枢神经作用,反射性促进胆汁返流,从而导致胃排空受限,可延缓溃疡的愈合、增加复发。

  4.不要吃得太咸太辣

  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,而辛辣饮食也会刺激到肠胃。所以平时建议饮食清淡,不要太重口味。

  5.劳逸结合、少熬夜

  长期作息不规律,睡眠不按时可直接造成消化功能紊乱,引起症状;体力或脑力过度疲劳则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,导致黏液分泌减少,加重胃酸对黏膜的损害。

  问:为什么中医治疗复发率就非常小呢?

  答:因为中医治病追求疾病的本源,而不是去除疾病的症状,只有从根本上去除病因,症状才会自然消失。

【就诊需知】

1、我院就诊患者较多,请提前网上预约挂号

2、医馆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石岗路9号

3、接诊时间:8:30-17:30(节假日不休)

4、医馆电话:020-89115299

更多关注问题

中医看瘤——深入化肿瘤临床研究

  • 创新中医肿瘤研究
    肿瘤实验研究中心
    全国肿瘤学术会议
    规范化诊疗临床基地
  • 肿瘤医疗研究联盟
    第六届广州中医肿瘤会议
    分享会议后媒体采访
    中华医学会肿瘤病学术会议
  • 第八届中医肿瘤科国际学术大会
    第三届中德肿瘤论坛
    第四届肿瘤学术会议
    第十三届中医肿瘤分享会
  • 无私献爱引来媒体采访
    为群众办实事
    为群众百姓免费会诊
    排队依次有序
  • 省内活动
  • 国内会议
  • 国际峰会
  • 公益会诊

规范化诊疗服务

  • 细心、耐心、责任心
    人性化关爱
    全天候导医服务
  • 家属耐心等候
    超大面积展厅
    医馆候诊大厅
  • 患者千里送锦旗
    忠于职守一心为民
    医师诊室走廊
  • 排队挂号井次有序
    耐心服务得好评
    医馆就诊大厅
  • 抗疫防疫人人有责
    导医护士精细化服务
    医馆防疫排查

便捷咨讯Convenient information

在线咨询

节假日无休息8:00~17:00

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石岗路9号

020-89115299

Copyright ©2021 广州御和堂中医 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粤ICP备2021147671号
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 粤 (A) 中医广(2023)第 067 号